欢迎光临中国名家百科官网!

文学名家-陈寅恪

发布时间:2022-08-02 21:01:12 人气:25832

文学名家-陈寅恪
 陈寅恪人物简介 陈寅恪(1890年7月3日~1969年10月7日),字鹤寿,江西省修水县人。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语言学家、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,与叶企孙、潘光旦、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钱穆并称为“前辈史学四大家”。    晚年陈寅恪照片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香港大学、广西大学、燕京大学、中山大学等。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“清末四公子”之一、著名诗人。祖父陈宝箴,曾任湖南巡抚。夫人唐筼,是···...

 陈寅恪人物简介

 陈寅恪(1890年7月3日~1969年10月7日),字鹤寿,江西省修水县人。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语言学家、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,与叶企孙、潘光旦、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钱穆并称为“前辈史学四大家”。

QQ图片20220802205944.png

    晚年陈寅恪照片

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香港大学、广西大学、燕京大学、中山大学等。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“清末四公子”之一、著名诗人。祖父陈宝箴,曾任湖南巡抚。夫人唐筼,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。因其身出名门,而又学识过人,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“公子的公子,教授之教授”。著有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《金明馆丛稿》《柳如是别传》《寒柳堂记梦》等。


 陈寅恪主要著作

《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》(非亲笔所著,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)

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

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

《元白诗笺证稿》

《柳如是别传》

《金明馆丛稿初编》

《金明馆丛稿二编》

《寒柳堂集》

《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》

《陈寅恪文集》

《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》

《论再生缘》

陈寅恪相关传记

吴学昭,《吴宓与陈寅恪》,清华大学出版

张杰、杨燕丽,《追忆陈寅恪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

张杰、杨燕丽,《解析陈寅恪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

蒋天枢,《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》(增订本)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7年。

陆键东,《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》,联经出版,1997年。

汪荣祖,《史家陈寅恪传》,北京大学出版

李敖,《谁要来台湾?》,收在《笑傲五十年》

俞大维等,《谈陈寅恪》,传记文学

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》,台湾东大图书出版,1998年。

高阳,《清末四公子》,皇冠出版社,1983年11月01日。

张求会,《陈寅恪的家族史》,广东教育出版社,2000年

陈小从,《图说义宁陈氏》,山东画报出版社

刘克敌,《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》,时英出版社,2007年,ISBN 9789867762832。

罗香林,《回忆陈寅恪师》

项念东:《钱穆论陈寅恪: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》,《博览群书》2008年第3期

陈寅恪:《与妹书》,1923年8月《学衡》第20期,收入《陈寅恪书信集》

岳南:《陈寅恪与傅斯年》

蔡鸿生:《仰望陈寅恪》,中华书局,2004年

王川,《学界泰斗——陈寅恪》,广东人民出版社,2006年8月版。

吴定宇 《学人魂 陈寅恪传》,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.08

QQ图片20220802211026.png

他人评价

完全没有俗世的声名,不像梁、胡、冯等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。论语大半能背诵,且每字必求正解,却不作经学与三代两汉之学问。

《吴宓文集》说:“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。当时即惊其博学,而服其卓识,驰书国内诸友谓:‘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,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。’今时阅十五、六载,行历三洲,广交当世之士,吾仍坚持此言,且喜众之同于吾言。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。”

傅斯年对陈哲三说:“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。”

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:“寅恪治史学,当然是今日最渊博、最有识见、最能用材料的人。”

相关链接

陈寅恪的古典今典说

◎一代大师陈寅恪:可以卑微如尘土,不可扭曲如蛆虫

◎陆扬:陈寅恪的文史之学——从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试题谈起